分類彙整:野外生活

執栗子要小心!小心執錯有毒「馬栗」

今日是11月11日,在中國內地是購物的節日,而在歐美除了是一次大戰結束的紀念日外,在天主教年曆也是都爾的聖瑪爾定(聖馬丁,St Martin of Tours)的瞻禮日。

這一日也是歐洲人慶祝豐收、冬天開始的節日,應節食品除了烤鵝(紀念鵝把不願擔任主教的瑪爾定的藏身之所暴露出來)和新葡萄酒以外,就是栗子了(葡國人稱為栗子節Magusto,澳門民間也有慶祝)。撿栗子也是歐美人秋天的傳統戶外活動。

繼續閱讀 執栗子要小心!小心執錯有毒「馬栗」

【明天截止報名】細味百年岐澳古道

一條岐澳古道,半部香山歷史。

湮沒在山林的岐澳古道在近年被當地的政府修復。綠野之友計劃帶領本澳的家庭重走這條有著重要歷史的古道,去重溫當年孫中山、鄭觀應及林則徐等名人都曾經走過的路,沿途欣賞自然山林及古蹟遺址。

下山之後,夜宿五桂山的有機農場——「耕讀心園」。第二日則會體驗農場的自然教育活動。

活動時間是11月19至20日,名額26人(每組家團為4—5人優先,如超額報名將會抽籤處理),適合0至65歲人士參加。

活動聽日截止報名。想一家大細趁秋高氣爽重溫呢條歷史古道,親親大自然,就要把握機會啦!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TY4UfbZT3uRokEk78

黑臉琵鷺嚟啦!觀賞活動明起報名

踏入候鳥季,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在11月上旬已迎來首批來澳度冬的黑臉琵鷺,目前最多觀察到43隻黑臉琵鷺和1隻白琵鷺在生態區活動。市民可透過參加環境保護局每月定期舉辦的路氹城生態保護區系列活動,欣賞黑臉琵鷺的美態。12月的活動將於11月30日起接受報名,因應疫情及相關防疫工作,參觀者到場時須出示當日的澳門健康碼、接受體溫檢測,以及在活動期間必須佩戴口罩。有興趣人士可致電環保熱線(2876 2626)或透過網頁(http://www.dspa.gov.mo)查詢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12月份的公眾觀賞日將於4日及11日(上午十時和下午三時)舉行,名額共100個。在兩小時的參觀中,導賞員會帶領參觀者進入有限度開放的生態一區及開放式管理的生態二區,觀賞區內植物和雀鳥。

12月4日(上午十時和下午三時)同時舉行親子「自然學堂」工作坊,每場設10組(每組為1位小朋友和1位陪同的成人)。在兩個半小時的活動中,導師會講解生態知識,並指導小朋友把就地取材的植物製作成樹葉畫。

此外,直至明年4月的候鳥季期間,每月將舉行生態區濕地觀鳥行,12月份的舉行日期為12月11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和下午二時三十分)名額共40人。在兩個半小時的參觀中,導師帶領參觀者到觀鳥路線和觀鳥點,利用本局提供的望遠鏡觀鳥,並提供專業講解。

環境保護局將於活動前一日以短訊通知參觀者最新信息,倘因惡劣天氣或參加人數不足,環境保護局有權取消活動。此外,公眾可下載局方流動應用程式(DSPA app,請見附圖QR Code),了解相關的動、植物資料,讓參觀增添趣味。局方又呼籲參與者支持環保,自備飲用水。

活動報名二維碼

哈薩克斯坦將大力發展生態旅遊

哈薩克斯坦生態、地質和自然資源部部長馬赫祖穆·穆爾扎哈利耶夫5日表示,野蠻旅遊開發將給當地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破壞,必須健康有序地發展生態旅遊。

穆爾扎哈利耶夫指出,目前國內旅遊業亂象叢生,國家公園內基礎設施缺乏。為解決該問題,應借鑒國際經驗,將重點放到旅遊路線設置和步行道建設上來,建立現代化的遊客中心、醫療站、宿營地、民俗村等。

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關總體規劃。

哈薩克斯坦境內共有13座國家公園,2019年遊客人數約150萬。為確保決策透明,將考慮設立國家公園公共委員會。

穆爾扎哈利耶夫表示,目前已發佈阿拉木圖州的伊犁-阿拉套、恰倫、阿爾金-埃梅爾、科爾賽湖等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發展方案。其他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發展方案也正在制訂中。

該部將會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特別自然保護區內旅遊路線和生態步行道的承載標準,對現行的生態旅遊發展相關法規進行分析。

他表示,哈薩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發展生態旅遊,完全能夠將其打造成「國家名片」。

駝鹿出沒注意……咪畀佢舐架車!

去加拿大或者北歐旅行,經常都會遇到警告牌,提醒司機注意橫過路面嘅野生動物。而駝鹿就係其中一種。

不過喺加拿大艾伯塔省嘅賈斯珀(Jasper),最近就有新嘅警告牌:「Do not let moose lick your car」,意思係:咪畀駝鹿舐你架車!

當地國家公園發言人就話,啲鹿舐汽車就係要攝取黏喺車身上嘅鹽份。因為喺北方地區,為咗防止路面積雪影響道路安全,一般會喺路上灑鹽。

不過任由鹿舐汽車對人對鹿都好危險。因為咁樣佢哋會習慣咗汽車嘅存在,容易造成鹿同車相撞。

發言人指近年由於「打卡」嘅熱潮,人類更主動去接觸野生動物,冇同動物保持應有嘅距離。佢亦留意到近年駝鹿嘅天敵——狼嘅數量少咗,駝鹿數量亦都因此增加咗:「亦即係話我哋要尊重佢哋,給予佢哋空間。」

發言人提示,避免駝鹿靠近汽車嘅最好方法就係見到佢就行開。園方又強調,喺公園內開車要留喺車上,避免同野生動物有互動。

不過如果真係有動物舐緊你架車,發言人都話無乜選擇可言:「我哋明白有時需要耐性。最安全嘅做法就係留喺車入面。」

另外喺日本都有野鹿舐鐵路路軌嘅情況,原理同駝鹿舐車一樣,目的係要攝取鐵軌嘅鐵質。當地交通部門就嘗試利用狗吠聲嚟驅散鹿群。

廢棄巴士爆紅 阿拉斯加出動軍機吊走

真正的幸福必須仰賴與人分享才能真實存在(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麥肯迪尼斯(Chris McCandless)

電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港譯《浪蕩天涯》)在2007年上映,是許多旅人必看的清單,其內容改編自1996年真人真事暢銷小說《阿拉斯加之死》,吸引全球各地旅人紛紛前往阿拉斯加探險,目的就是要朝聖那輛廢棄的「神奇巴士」(Magic Bus),由於地形險峻導致意外頻傳,近日阿拉斯加州政府決定派遣軍機將神奇巴士吊走,避免再有人因此而喪命。

《荒野生存》描述了男主角美國青年克里斯多夫‧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為了找尋自我,在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優渥工作,獨自一人帶著簡單裝備深入阿拉斯加中部深處進行遠離俗世的野外生活體驗,起初他成功地在荒野生存下來,幾個月後克里斯悟出自我並準備回歸社會時,卻發現河水暴漲無法渡河,最終因誤食毒蘑菇而在這輛廢棄巴士上喪命。

許多旅人接觸到小說及改編電影後被克里斯所觸動,認為神奇巴士就是他們找回自我的聖地,至今已經有不少人在前去探訪的途中受困甚至喪命,當地警消等救難單位自2009年以來已發動15次搜救行動,但仍阻止不了前來探訪的人們,去年警消救了5名來自義大利的年輕人,其中1人嚴重凍傷。

為了不再讓更多意外發生,阿拉斯加州政府決定將神奇巴士遷走,國民兵出動契努克直升機(Boeing CH-47 Chinook)將神奇巴士吊離,暫時安置在鄰近的希利鎮(Healy),阿拉斯加州自然資源部督察費吉(Corri Feige)表示:「當局知道神奇巴士在許多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未來會將神奇巴士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供人觀賞。」

(三立新聞 )

圖:阿拉斯加州國民警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