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民俗

拜祭先人三牲送紙紮就算 衣紙燒著真車成最貴祭品

清明節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寄託對先人思念的日子。人們傳統上都要帶備食物,到先人墳前掃墓拜祭,也與親人共享。

近年紙紮業界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以各種花樣新穎的紙紮品,反映現實環境,甚至把食物也製作成紙紮品供人焚燒給先人「享用」,不過就被宗教人士認為此風不可長。另外在內地,有汽車在掃墓期間被燃燒中的紙錢引燃,最終整輛汽車被燒毀,被網民指為「最貴祭品」。

繼續閱讀 拜祭先人三牲送紙紮就算 衣紙燒著真車成最貴祭品

臺灣醫院研究 破除菠蘿大迷信

近期臺灣桃園醫院出現新型肺炎疫情,至今已經有15人確診。很多當地民眾都送上各種物資,為留守院內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不過有人送上500個鳳梨酥,就引來熱烈討論。

原來在臺灣醫療界有一種迷信,不喜歡別人送菠蘿(鳳梨)作禮物,因其閩南語(臺語)名稱「王梨」諧音「旺來」,有病人「客似雲來」的意義。

有社運人士就引述大林慈濟醫院的實證研究,指在鳳梨產季及非產季,紀錄有吃鳳梨及沒吃鳳梨的醫生,在上班當日會有幾次應診,結果卻發現,不管是哪個季節,都是沒吃鳳梨的醫生應診的次數比較高。他又以農曆七月番石榴(芭樂)因迷信而滯銷的情況為例,呼籲大家支持臺灣農民,傳統也應與時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