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聯合國

聯合國:氣候變化報告為我們發出「紅色警報」

聯合國氣候小組昨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全球變暖接近失控,並已達到危險程度,警告世界已經肯定會在未來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面臨氣候造成的進一步破壞。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科學家的報告稱,目前全球是過去300萬年來最暖的,人類「毫無疑問」是罪魁禍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快速行動可能會減少一些影響,但其他影響現在已經肯定存在。致命熱浪、颶風等極端天氣只會變得更加嚴重。

報告稱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採取行動減少排放,否則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會在二十年內達到或超過1.5攝氏度的變暖閾值。即使未來十年減少排放,到2040年平均氣溫仍可能上升1.5攝氏度,到2060年可能會上升1.6度,然後才會穩定下來。而如果繼續按照目前的軌跡發展,到2060年氣溫可能會上升2.0攝氏度,到本世紀末可能會上升2.7度。如果加上北極永久凍土融化、森林枯萎等因素,在高排放情景下,到本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地球可能會在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出4.4 度。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這份報告描述為「人類的紅色警報」。他在一份聲明中說:「警鐘震耳欲聾」,「這份報告必須為煤炭和化石燃料敲響喪鐘,以免它們摧毀我們的星球」。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呼籲公眾和媒體向政府施加「巨大」壓力,要求其採取行動。

(路透社)

澳城遊蹤:探秘文第士大宅

如果你有松山晨運的習慣,或者收看大賽車的電視直播,想必都知道在松山半山,上山的路上,東望洋酒店旁有座形似歐洲古堡的建築物。

昨日恰巧是這座樓房有開放日,濠仔決定和大家一同探秘!

原來10月24日(今日)適逢聯合國日,而且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目前使用這座建築物的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2015年前為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首次舉行開放日。濠仔自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啦!

既然是慶祝聯合國日,門口就有聯合國旗和研究所的看板供大家合照留念。而其中一塊板是一個十七色組成的圓圈。據研究所的本地成員、唯一會廣東話的Christy介紹,這代表了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分為十七大類,例如消除貧窮、性別平等等,而研究所也是為這些目標服務的。研究所過去為發展中國家培養軟件人才,目前主力以發表研究論文為主。

原來在我們小小的城市,有這樣一班人是在為世界的福祉默默耕耘著……

Christy向我們介紹了研究所身處的建築物的來歷。這座房屋1905年落成,早年是律師、教師、議事公局主席、文物收藏家文第士(Silva Mendes)的住宅。文第士1931年去世後,大宅先後用作女修院、政府診所等。1998年在中葡澳三方主持下,選定大宅成立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澳門基金會把大宅翻修成目前現代化的陳設。

由於經過改建,大宅內部已經看不出文第士在生時的一點痕跡了,唯獨通往花園的門廊的地面磁磚被保留了下來。花園內還有過去使用的水池,引的相信是東望洋山的山水。Christy說每年大賽車,研究所的人員無需購票就可以免費欣賞賽事,不過那時會吵得沒法工作了。

Christy也向我們介紹了研究所的人員,有來自印尼,也有來自美國的。辦公室牆上還有用日語寫下的字句。還真是一個小小「聯合國」(聯合國大學總部設於日本東京)!

最後Christy還透露了一個小小秘密:原來我們手上的「澳門通」的研發,也是有研究所的參與呢!

研究所周圍都有很多歷史古蹟。除了大家熟悉的東望洋燈塔、炮台和聖母雪地殿小堂外,還有現為金融管理局的「白宮」(原寶血女修會)、現為嶺南中學的「快樂宮」,以及昔日波斯祆教徒在澳門活動的唯一證據——白頭墳場。即使平時都不對外開放,外觀都很值得一看。

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官網(英文)
https://cs.un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