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昆明

中國—老撾國際旅客列車周四起開通

連接中國與老撾的鐵路2021年開通後,星期四起將開通連接兩國的國際旅客列車。車票明日早上9時開售。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晚上公佈,4月13日,中老鐵路將從昆明南、萬象站雙向對開國際旅客列車。昆明至萬象間可實現乘火車當日通達。北京時間4月11日9時,兩國鐵路部門將同時發售國際旅客列車車票。

這也是中國放寬出入境防疫限制後,首次開通國際旅客列車。

繼續閱讀 中國—老撾國際旅客列車周四起開通

中老鐵路正式通車

連接中國雲南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工期長達六年的中老鐵路,今日全線通車。

通車儀式下午舉行,4時44分,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老撾國家主席通倫分別下達發車指令,一列復興號及一列專門為中老鐵路設計的「瀾滄號」分別由昆明站和萬象站開出。

中老鐵路由昆明經玉溪至磨憨和磨丁至萬象段兩段鐵路組成,全長1035公里。今日通車的路段是玉溪至萬象的路段,長929公里。其中玉溪至磨憨段為設計時速160公里、雙線單線相結合的電氣化鐵路;磨丁至萬象段為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單線電氣化鐵路。

中老鐵路北起昆明,向南經玉溪、普洱、西雙版納,過中國磨憨鐵路口岸和老撾磨丁鐵路口岸,進入老撾北部地區,繼續向南經琅南塔省、烏多姆賽省、琅勃拉邦省、萬象省,到達老撾首都萬象,其中老撾段沿線共設有20座車站。中老鐵路通車也將結束普洱和西雙版納不通鐵路的歷史,更使老撾從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變成「陸連國」,最快至2025年更可經與萬象一河之隔的泰國廊開直達泰國首都曼谷。

10月15日,首列中國製「瀾滄號」列車通過中老邊境隧道(圖片:新華社)

中老鐵路全線採用中國標準,營運初期老撾段亦由老中鐵路公司委托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運營維護。由於目前處於疫情期間,兩國將暫不開通跨境客運服務。萬象至磨丁間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兩對,昆明至磨憨間每日最高可開行動車組列車17.5對。中國段車票昨日起開始發售,其中昆明至普洱最快2小時46分,至西雙版納最快3小時24分,至磨憨最快5小時20分,三段票價分別為昆明至普洱最高170元人民幣、最低119元,昆明至西雙版納最高217元、最低147元,昆明至磨憨最高271元、最低244元。而老撾段磨丁至萬象最快3時20分可達。日後加上口岸通關時間,旅客從昆明至萬象最快10小時左右可達。

中老鐵路採用「瀾滄號」動車組營運,最高運營時速160公里,編組九輛,其中動力車、一等座車和餐車各一輛,二等座車六輛,定員720人。「瀾滄號」以老撾的古稱「瀾滄」王國和流經中老兩國的瀾滄江(湄公河)命名,寓意兩國一衣帶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關係。「瀾滄號」動車組車體外觀呈流線型,採用老撾國旗色「紅、藍、白」三色塗裝,寓意「國旗之美」。動車組內飾採用「占芭天香」、「錦繡江山」兩種主題設計。

此前老撾唯一一段鐵路全長3.5公里,連接萬象以西20公里的塔納楞站和位於湄公河對岸的泰國廊開。

琅勃拉邦車站(圖片:新華社)

內地首批國家公園成立

中國昨日宣佈正式成立第一批共五個國家公園,分別是東北虎豹、大熊貓、武夷山、三江源及海南熱帶雨林。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正在雲南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在演講中宣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又指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習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更大挑戰。面對恢復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發展中國家更需要幫助和支持。要加強團結、共克時艱,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構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習近平指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段時間,雲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反映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中國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宣佈,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中方呼籲並歡迎各方為基金出資。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同時,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佈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於近期有序開工。

內地首批國家公園簡介

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保護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整體保護。園內廣泛分佈冰川雪山、高海拔濕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態類型豐富,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大尺度保護的典範。

大熊貓國家公園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里,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佈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保護了中國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生態價值實現先行區和世界生態教育樣板。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與俄羅斯、朝鮮毗鄰,保護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分佈著中國境內規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是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成為跨境合作保護的典範。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保存了中國最完整、最多樣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也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唯一分佈地,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武夷山國家公園跨福建、江西兩省,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分佈有全球同緯度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是中國東南動植物寶庫。

小知識: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是一種為保留自然而劃定的區域,通常由政府所擁有,目的是保護某地不受人類發展和污染的傷害。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已建立5625個符合國家公園類型的保護地。

根據196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第十屆大會所下的定義,國家公園的基本特徵有:區域內生態系統尚未由於人類的開墾、開採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變,區域內的動植物種、景觀和生態環境具有特殊的科學、教育和娛樂的意義,或區域內含有一片廣闊而優美的自然景觀;政府權利機構已採取措施以阻止或儘可能消除在該區域內的開墾、開採和拓居,並使其生態、自然景觀和美學的特徵得到充分展示;在一定條件下,允許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娛樂為目的的參觀旅遊。

「國家公園」這個概念最早是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在1830年代提出的,而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為1872年美國建立的「黃石國家公園」。

中國內地目前為止共有五處國家公園,另有六處試點。臺灣地區另有九個「國家公園」(內地稱「自然公園」)、一個「國家自然公園」,即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

中國內地國家公園及試點
臺灣地區「國家公園」(東沙環嶕「國家公園」並未繪入圖內)。圖片:Furfur CC-BY-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