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太陽

【下次日全蝕,冰島見】下一次日全(環)蝕何時發生?

繼續閱讀 【下次日全蝕,冰島見】下一次日全(環)蝕何時發生?

【附極光觀賞知識】歐美多地出現極光地球進太陽活動新周期

歐洲、美國、加拿大多個地區,星期一起陸續有民眾報告有北極光(aurora borealis)出現,南至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都可以看見。

科學家指出,北極光出現,意味著每11年一個循環的太陽活動周期的開始。

極光的形成

這次極光活動源於上星期六出現的耀斑爆發。雖然這次耀斑並不巨大,但這次耀斑位於太陽面對地球的一面,並伴有日冕質量拋射(CME)。

日冕質量拋射向地球磁場射出大量帶電高能粒子,即俗稱「太陽風」,與地球兩磁極周圍、大氣高層的氣體粒子或原子碰撞,粒子或原子會被激發而射出極光。

而極光不同的顏色取決於太陽粒子與哪一種大氣粒子碰撞。氧原子發出的極光是淺綠色,中性氮分子發出粉紅色或紫紅色的光,而電離的氮分子則發出紫藍色的光。不過強烈的太陽活動會破壞無線電通訊、衛星定位以及電力網絡。

欣賞極光的技巧

  • 極光有北極光和南極光兩種。在地球,由於交通條件等因素影響,一般人欣賞到的是北極光。
  • 極光與太陽活躍程度相關,而且有周期性。太陽黑子越多,極光越多,可以觀賞的範圍也更往南延伸。
  • 欣賞極光一般是以在北緯60度附近最佳,北極點反而看不到極光,因為極光現象是以帶狀分佈。
  • 每年2、3、9、10月為最佳觀賞期。
  • 白天無法看到極光,所以北極光不可能與午夜太陽同時存在,月圓之夜亦不適合觀賞極光。即使黃昏或清晨的微光都足以把極光掩蓋。天色明朗、朔日(農曆初一)前後的午夜是觀賞極光最佳時間。
  • 如果要拍攝極光,請選擇光污染低的環境,建議使用單鏡反光(SLR)相機,配備廣角鏡頭、三腳架、快門繩,以高感光度(ISO)、大光圈(低f值)、長時間曝光、無限遠對焦模式拍攝。

(華盛頓郵報/科技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