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國家公園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遊客意味著什麼

繼續閱讀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遊客意味著什麼

內地首批國家公園成立

中國昨日宣佈正式成立第一批共五個國家公園,分別是東北虎豹、大熊貓、武夷山、三江源及海南熱帶雨林。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正在雲南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在演講中宣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又指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習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更大挑戰。面對恢復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發展中國家更需要幫助和支持。要加強團結、共克時艱,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構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地球家園。

習近平指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段時間,雲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反映了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果。中國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宣佈,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中方呼籲並歡迎各方為基金出資。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正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逐步把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納入國家公園體系。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同時,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佈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於近期有序開工。

內地首批國家公園簡介

三江源國家公園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保護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整體保護。園內廣泛分佈冰川雪山、高海拔濕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生態類型豐富,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大尺度保護的典範。

大熊貓國家公園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里,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佈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保護了中國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生態價值實現先行區和世界生態教育樣板。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跨吉林、黑龍江兩省,與俄羅斯、朝鮮毗鄰,保護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分佈著中國境內規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是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成為跨境合作保護的典範。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部,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保存了中國最完整、最多樣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也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唯一分佈地,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武夷山國家公園跨福建、江西兩省,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分佈有全球同緯度最完整、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是中國東南動植物寶庫。

小知識: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是一種為保留自然而劃定的區域,通常由政府所擁有,目的是保護某地不受人類發展和污染的傷害。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已建立5625個符合國家公園類型的保護地。

根據196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第十屆大會所下的定義,國家公園的基本特徵有:區域內生態系統尚未由於人類的開墾、開採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變,區域內的動植物種、景觀和生態環境具有特殊的科學、教育和娛樂的意義,或區域內含有一片廣闊而優美的自然景觀;政府權利機構已採取措施以阻止或儘可能消除在該區域內的開墾、開採和拓居,並使其生態、自然景觀和美學的特徵得到充分展示;在一定條件下,允許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娛樂為目的的參觀旅遊。

「國家公園」這個概念最早是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在1830年代提出的,而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公園為1872年美國建立的「黃石國家公園」。

中國內地目前為止共有五處國家公園,另有六處試點。臺灣地區另有九個「國家公園」(內地稱「自然公園」)、一個「國家自然公園」,即高雄市壽山自然公園。

中國內地國家公園及試點
臺灣地區「國家公園」(東沙環嶕「國家公園」並未繪入圖內)。圖片:Furfur CC-BY-SA 4.0

澳洲最熱門打卡國家公園 藍山國家公園登榜首

在雪梨以西藍山(Blue Mountains)國家公園,成為社交網站Instagram全澳洲最熱門「打卡」的國家公園。

分析師仔細研究了數百萬張 Instagram 圖像,以確定全澳那些國家公園的被拍攝美麗風景照。

藍山國家公園有接近160萬張照片高居第一位,排第二是昆士蘭州聖靈群島(Whitsundays Islands)國家公園,上載照片超過100萬,北領地大岩石烏魯魯—卡塔丘塔(Uluru-Kata Tjuta)國家公園,吸引了超過 662,000 張圖片。

藍山國家公園佔地11,400平方公里,在2000年獲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每年遊覽超過400萬人次。 在卡通巴(Katoomba)的三姐妹峰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澳洲其中「打卡」最多的地點。

位於悉尼以西約一小時車程的三姐妹之家佔地 11,400 平方公里,以近 160 萬張照片位居榜首。昆士蘭的聖靈群島國家公園排名第二,帖子超過 100 萬,其次是北領地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吸引了超過 662,000 張圖片。

今次的調查由運動營養品零售商 Myprotein 委託進行,分析顯示,聖靈群島海水清澈,美麗原始的海灘,並可以近距離欣賞大堡礁,所以成為「打卡」明星。

在澳洲中部的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雖然較為偏遠,但烏魯魯大岩石的獨特,以及隨著日出日落有不同色彩變化,吸引很多遊客慕名而至。

昆士蘭州大沙地(Great Sandy)國家公園,維多利亞州格蘭坪(Grampians)國家公園就分別排第四以及第五。

今次分析負責人之一Adele Halsall表示,每年有數百萬人遊覽澳洲的國家公園,部分訪客遠道前往,欣賞令人驚嘆的景色。

她指出,全澳洲有幾百個國家公園,為縮小分析範圍,研究人員編制了一份全國最大和最受歡迎的國家公園名單。 然後,他們查看了 Instagram 上目前在主題標籤中包含公園名稱的照片數量,以及相關的主題標籤,再結合排名,選出澳洲十大熱門「打卡」國家公園。

澳洲十大熱門「打卡」國家公園

  1. 藍山(新南威爾士州)—1,587,113
  2. 聖靈群島 Whitsunday Islands(昆士蘭州)—1,092,221
  3. 烏魯魯—卡塔丘塔 Uluru-Kata Tjuta(北領地)—662,600
  4. 大沙地 Great Sandy(昆士蘭州)—519,417
  5. 格蘭坪 Grampians(維多利亞州)—320,702
  6. 搖籃山—聖克萊爾湖 Cradle Mountain-Lake St Clair(塔斯曼尼亞州)—298,149
  7. 丹翠 Daintree(昆士蘭州)—253,625
  8. 菲欣納 Freycinet(塔斯曼尼亞州)— 208,903*
  9. 丹德農嶺 Dandenong Ranges(維多利亞州)—189,679
  10. 卡卡杜 Kakadu(北領地)—189,397

*如果你不知道菲欣納是哪裏,知道酒杯灣(Wineglass Bay)就可以了。

(SBS電台)

哈薩克斯坦將大力發展生態旅遊

哈薩克斯坦生態、地質和自然資源部部長馬赫祖穆·穆爾扎哈利耶夫5日表示,野蠻旅遊開發將給當地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破壞,必須健康有序地發展生態旅遊。

穆爾扎哈利耶夫指出,目前國內旅遊業亂象叢生,國家公園內基礎設施缺乏。為解決該問題,應借鑒國際經驗,將重點放到旅遊路線設置和步行道建設上來,建立現代化的遊客中心、醫療站、宿營地、民俗村等。

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關總體規劃。

哈薩克斯坦境內共有13座國家公園,2019年遊客人數約150萬。為確保決策透明,將考慮設立國家公園公共委員會。

穆爾扎哈利耶夫表示,目前已發佈阿拉木圖州的伊犁-阿拉套、恰倫、阿爾金-埃梅爾、科爾賽湖等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發展方案。其他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發展方案也正在制訂中。

該部將會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特別自然保護區內旅遊路線和生態步行道的承載標準,對現行的生態旅遊發展相關法規進行分析。

他表示,哈薩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發展生態旅遊,完全能夠將其打造成「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