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印威內斯

蘇格蘭狂飆四天半(五)

挫折與希望的星期四

因弗內斯-尼斯湖-因弗內斯-愛丁堡

今天打從一開始,似乎就不是一個好日子。

為了不錯過十點鐘的第一班遊船,就得上九時十七分的長途車。作為新一代人,很多年都沒有再買鬧鐘喚醒自已了,而且行程起床時間不定,要讓自己能起床就更加要靠手機。可是人沒有賴床,手機卻不見了!翻箱倒篋,再驚動同房的兩個外國人,最後在被套內找到,但手機已經沒有反應……翻到背面,看見中間有一個小洞,才想起前一晚洗澡,把手機帶進浴室時,可能有水經小孔流進去,把電池泡壞了。

如果找到水怪,請告訴我(笑)

把行裝收拾好,急忙走到長途車站,誰知剛才清藍的天色忽而又變了,還開始下起雨來。車在Drumnadrochit停了下來。到買船票的地方,門卻沒有開,打電話又沒人應。問了紀念品店的員工,他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門材開。總不能白等,等下一班車又浪費時間,但一場來到又不想空手而回。記得厄克特城堡離中心不遠,我們在訪客中心確認了路程後,就試著向南走去。

路有彎,但平坦。接近湖畔行人路沒有了,只能在公路圍欄和牧場圍網之間的路肩上前進。天涼,仍然下著細雨。在雨和晴之間,只消回頭一望,七色橋接二連三,還有山丘、草地、綿羊相伴。我們回到了童話中純真的世界。

過了牧場,就看見尼斯湖的湖面了。上坡再走,便是城堡的上層停車場。經過下層停車場旁的售票處,再往下穿過旅客中心和一條下坡道,城堡的門就在長草的坑道前方。

城堡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一二九六年為入侵蘇格蘭的愛德華一世所攻佔,一六九二年為防止詹姆士黨人利用被炸毀,淪為廢墟至今。感歎歲月悠悠以外,城堡也是湖畔最突出的建築物,因此吸引了很多想一睹水怪蹤影的遊人前往。當然,我從來都不相信水怪存在,不過倒發現城堡的一個特點:和之前到過的卡那封堡相比,厄克特城堡沒有卡那封的高大挺拔,卻多了一份親切感。城牆低矮,加上依地勢興建,錯落有致,為城堡增添一點童趣。

但惡運似乎沒有離開過我們。

就在這裡,坐上了一生第一次順風車

回到旅客中心,遇上一個香港青年,他說回程車差不多到了。急忙跑回停車場,卻只能目送車尾而去……我們要乘十二時三刻的火車下愛丁堡,似乎沒辦法了。當然,因威內斯始終是高地首邑,去愛丁堡的發車頻率還可以,而且不是周末,不會像西北鐵路(凱爾到因弗內斯),冬天的星期天只有一班車。到底,早一點到愛丁堡可以玩更多。導遊書有提過在英國,搭順風車並不普遍,但在偏遠地區仍可一試。

郵車
英國是一個先進的島國,交通運輸模式多元化。除了傳統的鐵路和公路(汽車、巴士、長途車)、渡輪,以及順風車外,在偏遠地區還有一種由英國王家郵政營運的Postbus,同時提供郵遞和公共交通服務。 當然,很多路線都已經讓位於私營的客車公司。目前只有蘇格蘭、萊斯特郡和北約克郡還有這種交通工具。詳情可查詢:http://www.royalmail.com/you-home/your-community/postbus。
買船票的正確位置
遊覽尼斯湖,可以以因弗內斯或威廉堡為基地,兩地都有專門的旅行團。選擇從因弗內斯出發,必定經過Drumnadrochit,那裡也有提供遊船。當地有三個訪客中心,分別在A82和A831公路岔口的不同位置,參加遊船的中心正對著路口,有一座水怪塑像,並設有紀念品商店和酒店。稍為靠近市區的那一個是博物館,而向著湖方向的一個是政府辦的訪客中心,提供一般性資料。想遊湖的朋友務必注意。

我們一想到這,見到回市區的車就嘗試去截停。十來輛車經過,卻無人回應。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上火車的希望也越見緲茫。我急得賭起氣來,卻要William來安慰我。一個半小時以後,我們終於得到一雙小情人的幫忙,上了車。原來他們來自英國最南部的威沃爾郡(Cornwall),來蘇格蘭自駕遊,正要回因弗內斯還車,再乘火車到愛丁堡,然後轉乘飛機回家。

大家都是年輕人,話題自然多。除了曼聯的朴智星以外,有關康沃爾的對話最為有趣。他們笑說和德文郡人是世仇,因為沒有德文郡他們就可以遺世獨立了。[1]我們也談到當地原來有很多波蘭人,從事農業工作。William全程除了介紹自己以外,一貫地安靜。到了火車站,本來想要給他卡片,卻一直以為放在背囊的一側,忘記了原來放在另一側。我不敢耽擱他們的時間,只好懷著感謝和遺憾下車。

古色古香的市場

火車兩點多才開,還有些許時間找點吃的充飢。車站斜對面是維多利亞市場(Victorian Market),前一天我們來過,只是已經關了門。裡面與其說是一個市場,倒不如說是個商場,就連賣海鮮的店都像平常的商店那樣,隔著玻璃窗,過一道門才能進去。就在海鮮店對面有家小餐廳,賣的是很平常的飯菜,還有巧克力和威士忌。我點了個素食版的Stovies(低地話,指的是用馬鈴薯和洋蔥為基底的燉菜,伴燕麥餅),配上蔬菜沙拉。在蘇格蘭典型的寒冷、陰濕天氣下吃這道菜,暖在我身,更暖上心頭。

我們把尼斯河畔的景色,瀏覽了一遍,才回到火車站,乘車而去。列車穿越格蘭扁山脈,除了谷地多了一些樹木以外,景色和前兩天差不多。正當以為這段路將會平淡渡過的時候,我留意到山上有一點白色的斑點。心中頓時發出一陣,對於四時更易的讚嘆。原來那不僅是雪,回家看了當天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山上下的,是入冬的第一場雪!離開山區,又回到低地,這時雲層已經消散,田園風光再現。繞過黃昏退潮時的福斯河口,再跨過被視為工程奇蹟的鐵路橋,便知道蘇格蘭之旅的最後一站──愛丁堡在望了。

手機壞了,便在電話亭向當地的聯絡人報平安。我朋友白天有事,讓我跟她的同室(當時她還與她弟弟同住,所以沒有問題)——一個唸護理的澳門女留學生——接洽。約好在她們住的地方等,就馬上出發。從商場出來,經過王子街上的斯考特(Sir Walter Scott)[2]紀念碑,就是一條畢直的下坡路,穿過女王街公園,前面是市區的延伸部分,然後就是河口,對面就已經是法夫(Fife)[3]的範圍了。天漸暗,到了原來約定的地方,卻一直等不到聯絡人的蹤影。正當要轉身離去時,來了一個長頭髮的女孩,她就是聯絡人。我們被領到她們住的地方,把東西放下,便乘的士到吃晚餐的地點去了。

那裡事實上是一家酒吧,就是在著名的大街(High Street)上,名字就叫以蘇格蘭名產威士忌命名。似乎老闆對於蘇格蘭的酒文化以及其貨源的質量都信心十足。我不懂喝酒,但知道那裡有傳統的蘇格蘭菜,也慕名而來。

William在我指導下,點了個安格斯牛排,而我就點了一個素食版的釀羊肚(Haggis)自然都以威士忌汁作陪襯。兩人再加了奶油煙鱈魚湯(Cullen skink )。湯加了馬鈴薯等蔬菜,口味極似周打魚湯,唯一的分別是那魚肉塊,質地比較結實,帶點煙薰香氣。冬天喝上一碗,暖胃之餘,肚子也已半飽了。我們也互相交換了一點對方的菜淺嚐。肉眼嫩滑,而素釀羊肚有燕麥餅、蘿蔔茸(neeps)和馬鈴薯茸(tatties),加上帶甜的威士忌汁。在以木為主的傳統酒吧陳設內品嚐美食,總算為過去一天的不快添上了點點慰藉。

怕吃內臟,還可以有素食選擇
釀羊肚   
傳統的釀羊肚是以切碎的羊內臟,包括心、肝、肺為材料的,加上燕麥等,然後填進羊肚,以水煮熟,再伴以蘿蔔茸和馬鈴薯茸。此菜雖然看起來毫無賣相可言,不過材料都剁碎了,卻容易為長者咀嚼,有點像廣東人的「老少平安」。作為蘇格蘭的代表菜式,每年一月廿五日,詩人伯恩斯(Robert Burns)[4]生日當天,世界各地的蘇格蘭人都以吃釀羊肚紀念自己的民族身份。當晚自然少不了他筆下對此菜的頌揚:「遇見您樸實、豐滿的面孔真高興/一眾肉腸的偉大首領!」(Fair fa’ your honest, sonsie face, Great chieftain o’ the puddin-race!)

[1] 康沃爾三面環海,東連德文郡,再與英格蘭其他地區相通。

[2] 斯考特(1771-1832),著名文學家。他曾安排英王喬治四世訪問愛丁堡,是蘇格蘭文化復興的推手之一。

[3] 位於福斯河北岸的半島。香港九龍旺角的快富街,指的就是這個地區。

[4] 伯恩斯(1759年1月25日—1796年7月21日),是一位以低地蘇格蘭語寫作的詩人,著名的作品有《釀羊肚頌》、《一朵朵紅紅的玫瑰》等。每年除夕必唱的《友誼萬歲》也是出自他手筆。

蘇格蘭狂飆四天半(四)

第三天

東方天睛西方雨

斯凱島-西北高地-因弗內斯

波特里的彩繪屋

我們吃的早餐,仍然是傳統的英式早餐。那裡有很多有關高地的書籍供閱讀。如果要在那裡逗留數天,就會很有用。就算是像我只在那裡一個上午,學會那些地名的源頭,然後再把地名唸出來,也是趣味盎然。它不只是地名--一個名字而已,而是活生站在你面前的高山流水、浪花和懸崖、草地和教堂。

蘇格蘭的地名舉隅 高-蘇格蘭蓋爾語;低-低地蘇格蘭語;諾-古諾爾斯語[1]  
Ben 山(高,Ben Nevis/Ben Lomond)             Kyle海峽(高,Kyle of Lochalsh)
Eilean 島嶼(高,Eilean Donan)                           Kirk/kil教堂(低,Falkirk/Kilpatrick)
Firth峽灣(諾,Firth of Forth)                               Loch 湖泊(高,Loch Ness)
Glen 山谷(高,Glenfinnan)                                  Mull 岬(高,Mull of Kintyre)
Inver 河口(高Inverness)                                        Tarbe(r)t 地峽(高)

辭別了主人,往港口去。外面下著雨,但趁北環島公車開出前,得把握時間參觀這個小鎮。鎮上最美麗的是地方,就是它三面圍攏的港口。蘇格蘭西部正對著大西洋。每年冬天是雨季,加上緯度高,白天時間每天只有六個半小時強(以因弗內斯為例,夏天超過十八小時),看到日光的時間少之又少,人也特別容易憂鬱起來。或許是這個原因吧,人們為求在漫長嚴酷的冬日讓心情輕快一點,特意把港口的房子漆成五彩繽紛。

57C公車環繞島的北部,從波特里出發,採逆時針方向。經過北部另一個港口烏伊格,再回來乘坐回蘇格蘭大陸部份的公車,下午再轉乘火車往因弗內斯。除了烏伊格,沿路上最重要的景觀就是斯托爾山(The Storr)。

巴士內一景

窗外雨一直下,就是照相機鏡頭也抵擋不住車內的濕氣,拍出來的照片了也多了一層薄霧。看起來很美,不過這會傷害機器。幸好新買的廣角鏡頭沒有濕掉,仍能有所發揮。濕掉的鏡頭只能等下車才可能恢復過來。一路上除了遠處的石山和懸崖以外,都是鋪滿草或者紅色石南的平地。雖然不是直接暴露其中,少了荒涼無助,卻多了狼狽的感覺。偶爾也會見到牛羊、村落、汽車,甚至是在昨天的路上都難得一見的參天大樹,也有當地人中途上車下車。雖然中間沒有下車走走,車上也看不見很遠的景物,但在沒有遠足裝備之下,也是在條件許可下對這個島嶼一種親身的感受。

陽光下的田野

回到波特里再經布拉福轉車。過了一個比波特里更冷清的村鎮後,回蘇格蘭的大橋就在車長前方了,而火車在對岸等待我們。

火車漸漸遠離路軌的盡頭。上了坡,建議大家選左方的位置坐,這樣容易看到海邊的景色。開始時海邊佈滿礁石,繞過有點像日本松島的小鎮後,慢慢進入峽灣之內,天空中出現了藍色的縫隙,以為天氣就好起來了。不過上天給我們一個小玩笑:進入內陸,到達第一個車站時,又下起大雨來。過了一片森林,雨才再又停下來。隨著列車往因弗內斯前進,天上的雲越來越少,睽違多日的太陽終於堅定的露出臉龐。英國的天氣就是如此善變!

下了火車,在欣賞城市舊建築的時間,我也不忘往地上看。赫然發現行人道上或溝渠蓋都刻了字,其中一句寫道:「沒有所謂的壞天氣,只有各種好天氣」!英國人透過幽默表現的達觀,可見一斑。

「沒有所謂的壞天氣,只有各種好天氣」!
Skye這個名字
有中文書以為這字是源於中古英語,或者是出於一種美好的想像,就把它譯為「穹蒼島」。雖然關於島名的來源未有一個定論,可能是來自古諾爾斯語的「雲霧」或者凱爾特語「放射狀半島」,但都沒有「天氣晴朗」的意思,這也不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另外大家也要考慮到,島上的文化源頭是凱爾特人和維京人,和英格蘭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看還是用「斯凱島」的譯法比較好。
醉鄉與公廁一體?
凱爾是凱爾線鐵路的終點站。大橋建成前,是兩個通往斯凱島的渡頭之一。村裡唯一有參觀價值的是一個公廁。男廁內裝飾著各種威士忌瓶,以及蘇格蘭的地圖、氏族徽章等。廁所前有位伯伯看門,而且要收費40便士。所以各位如無異性旅伴同遊,無謂多心!

走過市區,太陽也慢慢向滑向西面的群山之中。站在城堡所在的小崗,尼斯河兩岸的房屋(城堡周圍的頗為美觀)、金光閃閃的樹葉在風中發出沙沙聲響,美不勝收,讓人留戀依依。陶醉過後,還是要解決今晚的食宿。住方面早已訂好了城堡附近的旅舍。吃方面我們在城堡附近、標榜當地食材的餐廳點了個兩道菜晚餐,名為「早起鳥兒」的菜單承惠每人11鎊。晚餐後,在市內閒逛,欣賞聖安德肋座堂、河畔和城堡的夜色。再轉往酒吧,聽了幾支當地民謠,便返旅舍休息。

因弗內斯黃昏,尼斯河兩岸的房屋
高地的禮物
因弗內斯作為高地最大(唯一)的城市,是購買高地紀念品的理想地點。商店裡有各式以高地文化為主題的商品,最常見的當然是印有格子圖案的衣飾,其他還有以凱爾特圖案為題材的書籤等。付款時店員給了我一張退稅單,本來滿心歡喜。後來朋友告訴我,原來要退還的消費稅,扣除手續費後,還要倒貼!差點鬧出個笑話來……

[1] Old Norse,一種已消亡的北日耳曼語言,是維京人所說的語言,也是現今挪威語、瑞典語和丹麥語的共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