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奧地利

奧地利冰雪奇緣小鎮 興建圍牆阻遊客自拍

奧地利山區的小鎮哈爾施塔特,以其美麗的景色和冰川小徑而聞名,更被認為是是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背後的靈感來源。

每年當地有超過一百萬遊客前往小鎮拍照,但由於太受歡迎,當地最近築起了圍牆,以阻止遊客拍攝過多照片。

繼續閱讀 奧地利冰雪奇緣小鎮 興建圍牆阻遊客自拍

奧地利解除對大部份民眾封鎖令

奧地利政府宣佈,解除自上月22日起,為防止新型肺炎擴散而實施的全國性封鎖令。

大部分地區的文化場所今日起重開,商店周日起可以重新營業。部分地區的餐廳和酒店周一起亦可重開,但其他地區的同類場所將要等到月底才重開。但全國餐廳仍須於晚上11時打烊,民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商店和公眾場所都須戴口罩。

上周才就任的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形容重開計畫是「帶上安全帶的重開」,容許全國九個州按各自情況解除或收緊管制。

未接種疫苗的人士除外出購買必需品、就醫或鍛鍊身體外,仍需居家。

奧地利在實施封鎖三周期間,新增病例大幅減少。上星期五,全國每10萬人新增367.5宗病例,而上月22日封鎖開始當日每10萬新增病例為1102.4人。但當地院率未有隨之下降,目前全國有567人仍在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只是比封鎖首日的572人稍微下降。另外當地已於11月29日出現首宗Omircon變種病毒感染個案。

奧地利官員強調,控制疫情需要提高疫苗接種率。目前當地仍只有67.7%人完全接種疫苗,在西歐屬較後段。政府正在向未接種民眾施壓,其中要求全國在明年二月起強制接種疫苗,14歲或以上未接種人士將面臨最高3600歐元的罰款。

不過近數周,當地仍有數以萬計的人抗議封鎖及強制接種令。警方指單在首都維也納星期六的集會就多達4.萬人參與。

(英國《衛報》/路透社)

奧地利周一再次全面封鎖並實施強制疫苗接種令

奧地利自月初禁止未接種新型肺炎疫苗人士進入公眾場所,並自本周一起對未接種疫苗人士實施居家令後,當地疫情星期五仍創出15,809宗的歷來單日新高。

總理沙倫伯格宣佈,全國下星期一起實施疫情爆發以來的第四度封鎖,為期至少十日,最多二十日,是今冬首個宣佈全國封鎖的西歐國家。另外明年2月1日起全國980萬人須強制接種疫苗。

當地大部分商店下周暫停營業,文化活動亦會取消。民眾除購買必需品、就醫及運動外,都需要留在家中。

當地衛生部長指學校和幼稚園將向有需要學童維持開放,但家長應盡量讓兒童留在家中。總理沙倫伯格指,封城是個痛苦的決定,但不希望出現第五、第六、第七波疫情。

衛生部長又指當地接種率比預期低、病毒的季節性等因素都是引發新一波疫情的部份因素。但他就聯邦和州政府初期不願意推行更強硬措施道歉。

奧地利過去七日每日新增超過1萬宗病例,死亡人數也再次上升,至今已經有11951人病逝。其中在上奧地利州和薩爾茨堡州,新增數字尤其嚴重。薩爾茨堡州的七日平均值更是全國的兩倍。兩地醫院警告,深切治療室即將達到承載力上限,薩爾茨堡的醫院更要考慮只治療最危重的病人。

奧地利至今只有65.7%人完全接種疫苗,是西歐接種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沙倫伯格指,即使經過勸說和宣傳,決定接種的人數仍是太少,國家別無選擇,只好推出強制接種措施。「未來數周會敲定細節,但預計拒絕接種者會面臨罰款。」「國內很長一段時間的共識是,我們不要強制接種。這或許是太長了。」

(美聯社)

奧地利至2021/11/18疫情(圖片:Worldometer)

浸溫泉要小心!奧地利女童義國溫泉染性病

秋風起,除咗食臘味,浸住溫泉,欣賞湖光山色,都係一種賞心樂事。唔少溫泉仲有藥用價值。不過浸溫泉都有好多事要注意。萬一衛生措施無做好,隨時染病上身!

《醫學病例報告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九月份發表咗一篇論文,指一名十一歲奧地利女童喺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同非洲大陸之間嘅潘泰萊里亞(Pantelleria),島上著名嘅「維納斯之鏡」(Specchio di Venere)溫泉浸完,就染上淋病。

淋病係一種可以感染生殖器官、直腸同喉部嘅疾病,一般經由性接觸傳播。不過奧地利同紐西蘭嘅研究隊伍,對女童嘅陰道採樣結果呈陽性,而佢屋企人嘅採樣全部都呈陰性。女童否認有任何性接觸,亦排除咗性接觸嘅機會,結論係女童係經由受淋球菌污染嘅溫泉,經過兩日潛伏期而感染淋病。

專家指出,溫泉與人體體溫接近、具有等滲透、弱酸性嘅特質,並且含有有機物粒子,都係有利淋球菌生長嘅條件。而且歷史上亦曾經有兒童透過沐浴而感染淋病嘅案例。

女童喺接受藥物治療,以及乳清浸浴兩周後,第四周檢測結果已回復陰性。

(Fox News)

事發地點:潘泰萊里亞島的維納斯之鏡溫泉(圖片: Lanzellotto Antonello/AGF/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溫泉浴須知

  • 入浴前應徹底淋浴洗淨及卸妝,入溫泉池後不可搓揉身體。
  • 應自備毛巾等貼身沐浴用品。
  • 患有傳染性疾病者以及女性生理期間禁止入浴。禁止攜帶寵物入浴。
  • 孕婦、行動不便老人及未滿三歲之幼兒,不宜入浴。酒醉、空腹及飽食後,不宜入浴。
  • 患有心臟病、肺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循環系統障礙等慢性疾病者,應依照醫師指示入浴。
  • 乾性及過敏性皮膚,應避免泡溫泉。
  • 浸泡溫泉時間一次不宜超過十五分鐘,浸泡高度不宜超過心臟。
  • 泡完溫泉後不宜直接進入烤箱,以免造成眼角膜傷害。
  • 年歲較高、健康欠佳者,應避免獨自一人入浴,以免發生意外。
  • 長途跋涉、疲勞過度或劇烈運動後,宜稍作休息再入浴,以免引發腦部貧血或休克現象。
  • 泡浴中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離池並通知服務人員。

另外,不同性質嘅溫泉亦有各自嘅禁忌症,入浴前亦應該了解溫泉區泉水嘅性質。

(日本環境省、臺灣疾病管制署)

澳即日起放寬第三針接種條件奧地利限制未打針者外出

本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由即日(11月15日)起,進一步放寬預約接種第3劑新冠病毒疫苗的條件,其中所有18歲或以上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第二劑滿六個月且沒有禁忌症人士,都可以預約接種第三劑新冠病毒疫苗。而接種新冠病毒mRNA第二劑滿六個月者,則須年滿60歲,或18至59歲但免疫功能相對較低、暴露風險或感染後影響較大者才可預約接種第三劑。第三劑優先選用和前兩劑相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但亦可按個人意願選用另一技術路線的疫苗。

行政公職局隨後向各公共部門發出指引,公務人員可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當天或翌日合理缺勤一天。

另外,歐洲多國的新冠疫情近期急速惡化,奧地利政府當地時間周日宣佈,星期一起在全國實施未接種疫苗人士居家令,如非必要一律禁止外出,成為全球首個對未打針者實施封城的國家,措施將維持至少十日,預計影響890萬人口中的約200萬人。

總理沙倫貝格強調,限制未打針人士外出是希望保護其他民眾,措施生效期間,會有警員在街上要求民眾出示接種證明,違者可被罰款1450歐元(折合約1334澳門元),12歲以下未合資格接種的兒童則不受限。

沙倫貝格表示,未接種疫苗者在接下來十日,除了添購必需品、運動、求醫之外,都不能外出。

奧地利周日錄得逾1萬1000宗確診,較一周前8554宗大增,七天平均感染率為每10萬人約776宗病例。

奧地利是疫苗接種率最低的西歐國家之一,目前僅有65%人口完成接種。疫苗覆蓋率遠低於歐盟平均水平,甚至遠遠落後於葡萄牙、西班牙等覆蓋率達到80%以上的國家。據報,其實奧地利有足夠的疫苗,但仍有百萬人不願意接種疫苗。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

50公里都要搭飛機 歐盟委員會主席被批「唔環保」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任後積極提倡「綠色新政」並誓言加強對抗氣候變遷,但她近期卻因出差時短途行程也搭乘私人飛機遭到歐洲納稅人協會(TAE)秘書長耶格爾(Michael Jäger)批評。

根據德國《圖片報》報導,馮德萊恩今年6月21日從奧地利維也納首都前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距離僅為47公里卻乘坐私人飛機,飛行時間為19分鐘,這段距離只比從科隆到杜塞爾多夫稍遠一點。

報導指出,這種短途飛行會造成龐大生態負擔,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130公斤,若乘火車則近乎為零;此外還有高昂的金錢成本。

耶格爾對《圖片報》形容,短程飛行無異於犯下「生態罪行」,「花費納稅人許多金錢,許多往返機場的時間,最重要的是還讓你的信譽大打折扣。」

基民盟聯邦議員施姆克(Jana Schimke)也提醒這位德國前防長:「想要做出改變就必須身體力行。否則會變得不值得信任。」

不過六月的這次短途飛行似乎並非個案。英國《每日電訊報》星期二也曾披露,馮德萊恩自2019年12月接任歐委會主席以來,34次公差中有18次搭乘私人飛機,包括從倫敦前往巴黎的短距離行程。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期間,約400架私人飛機搭載政要、王室成員、商界人士飛往格拉斯哥出席大會,被外界炮轟與會議主題背道而馳。

法新社引述馮德萊恩的發言人馬默為此辯護說,「與其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合作夥伴關系非常重要,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Zoom 聯繫」。

(德國之聲/中央廣播電台/馬來西亞《光明日報》)

受夠了!奧地利村莊明年改名

位於奧地利西北部、靠近德國邊境的村落富金(Fucking)因其地名與英語的「性交」寫法一樣,一直是旅遊熱點。

不過當地居民已經受夠了。當地前日公佈,村莊的名字明年元旦起將會改為Fugging。

這座村莊相傳是一名叫Focko的巴伐利亞貴族創建,在18世紀起採用目前的寫法,原意是「福科(Fuck)人民的居住之地」。二次大戰後,隨著英美軍隊進駐一度被納粹德國佔領的奧地利而逐漸出名,很多人慕名而來與寫上村名的牌子合照,做出一些不雅手勢,甚至把牌子偷走留念,讓人不勝其擾。當地村民一直都爭取改名。

(奧地利《本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