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兩航空業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 建機場不能大而遠倡高鐵直達

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準備的五份提案中,有兩份主題方向關於機場建設,分別為《關於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的建議》《關於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建議》。

在優化機場選址和建設的相關提案中,王煜表示,機場的「兩遠」問題一直影響著旅客的出行體驗。一是機場越建越遠,離市區五六十公里也不在少數,旅客往往需要提前三個小時以上出門;二是機場的登機點遠,部分機場由於候機室較大,旅客步行很久才能到達登機點。民航運輸難以發揮效率作用。

王煜指出,造成機場「兩遠」問題的根源,大多在於機場「超需定位」。不少地方政府把機場作為形象工程,不顧本地的區位和輻射、承載能力。即使主要是點對點需求,卻都想把當地機場打造成國際樞紐。和點對點機場相比,國際樞紐需要數倍的人員和貨物中轉與集疏運空間,以及大量配套的運行、保障設施和場地,導致旅客乘機步行距離增加,建設造價高,運行能耗大,使用養護成本高。樞紐機場土地消耗量大,市區周邊很難有大面積的地塊,這就造成很多機場由於樞紐定位,不得不遠離市區選址。機場對區域經濟的拉動效能與距離呈反比函數關係,機場定位錯配所帶來的「兩遠」問題,不僅消耗土地資源多,建造和運營成本高,旅客體驗差,更大幅降低了民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效率。

因此,王煜建議機場在規劃階段,深入分析機場功能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進行選址和建設。一是建議機場的規劃建設緊密切合實際定位和市場需求,對投入產出效益進行評估;同時,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對各地建造機場前的機場定位進行嚴格把關,將中轉率作為樞紐機場建成後是否達標的重要衡量指標。二是建議機場選址靠近經濟輻射中心,提高出行效率;若城市遠期對航空需求量較大,可採取「一市多場」模式。三是建議機場候機室建設規模適中,以實用便利、資源節約為主。四是建議借鑒歐美大都市「一場多樓」的經驗,通過就近選址、建設規模適中的候機室,便利旅客出行,解決旅客「兩遠」的痛點,提高民航競爭力,還能起到降本減碳,助力經濟發展的效果,助推民航「四型機場」建設。

在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相關提案中,王煜表示,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持續推進,中西部地區發展較快,但交通不便是制約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許多西部省份每平方公里人口僅幾十人,有些甚至只有個位數,遠低於東部每平方公里千人左右的人口密度,鐵路無法發揮大容量運輸優勢。中西部多屬山區,山高路險,建造公路和鐵路的難度大、投入大、運行成本高、養護費用大,而航空運輸快速高效,一條三公里的跑道即可連通全世界。

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機場少,根據每萬平方公里的機場數量,東部江蘇、浙江分別是0.84和0.66,上海和北京則達3.15和1.22,而在地質條件差、道路崎嶇、機場有效輻射半徑小、需要更密集機場分佈的中西部地區,機場密度卻比東部小很多,如新疆、內蒙古、青海分別只有0.15、0.16和0.1。王煜建議,進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區的機場建設,滿足中西部經濟、民生、國防的迫切需要。

王煜在提案中表示,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滿足百姓交通出行的需要。根據民航局在2009年的測算,每增加一百萬機場旅客輸送量可以產生18.1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收入和5,300個就業崗位,時至今日產生的效益將會更高。機場建立後,能迅速連通國內乃至全球,加速中西部地區人流、物流、資訊流的流通彙聚,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和收入水準,助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實施。

王煜認為,「加大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有利於『一帶一路』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的西北五省區、西南四省區全部都在中西部地區,加大中西部地區的機場建設將有力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的人員和貿易往來,助推國家戰略實施。

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到2035年國家民用運輸機場要達到400個左右,目前259個機場,完成約65%,其中中西部機場約占44%。王煜建議,「十四五」和「十五五」固定資產投入中加大民航建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機場建設的投入比重,新開、加密東部發達地區至中西部的航線,促進東西部產業轉移,方便人員、物資、資金、資訊的往來,架起空中橋樑支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助力中西部地區經濟和民生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民航業對國民經濟高品質發展起到關鍵支撐作用,行業規模保持較快增長,但效率品質上,和國際先進水準相比仍有提升空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廈門航空董事長趙東提出,提升飛機運行效率,讓旅客出行更加順暢,對於提升民航業高品質發展、提升社會出行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具體建議上,趙東表示,提升飛機運行效率,既需要空中、地面各個環節有效銜接高效運轉,也需要人機資源匹配,還需要行業政策的頂層引導,多措並舉實現「飛機繞航少、航班過站快、飛行員學得好、資源效率高、綜合交通更順暢」。首先是優化空中航路,推動航線航路「截彎取直」,讓飛機少繞航,減少飛行距離,縮短飛行時間,同時也降低油耗。二是提升航班地面效率,包括進一步提升跑道使用效率,優化滑行路線,優化保障流程,讓飛機更快過站。三是提升本土培養能力,建議支持境內航校拓展訓練容量,提升培訓品質,讓飛行員學得好、產出快,緩解飛行員相對緊缺的局面。四是加強行業政策頂層引導,以日利用率為核心,出臺相應的資源配置政策,在航班時刻、國際航權等資源配置上給予一定傾斜。五是推廣高鐵進機場,建議實現千萬級以上機場直連高鐵,暢通空鐵聯運,切實提升全社會綜合交通效能。

趙東算了一筆賬,若能夠將我國的飛機日利用率提升至國際先進水準,空域航路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將有效減少飛機在空中的繞航。以每個航班可節約飛行時間13分鐘計算,相當於每年可為所有旅客共計節省85.8億小時的空中通勤時間。同時,在無需大量資金額外投入的前提下,每年可增加近一億個航班座位供給,相當於節約資金投入近四千億元。此外,提升飛機運行效率,符合可持續發展綠色理念,還可以減少航司固定成本投入,實現單位運營成本下降約8%,相當於每張機票60元的降價空間,讓更多的中國人坐上飛機,擁有更好的出行體驗。

(新京報/人民日報)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