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考驗:與本澳穆斯林共慶齋月

常言道:旅行讓我們開拓視野,認識不熟悉的人事物。在疫情下,出國仍是遙不可及,出關也可能隨時有收緊檢疫要求的風險。幸好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即使足不出關,這裡也生活了不同的民族和信仰群體,只要我們願意走進去、打開心目,便能感受、欣賞他們帶來的文化。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強調中西文化交流的澳門,好像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只要在街上看看,戴著頭巾的女性穆斯林仍是隨處可見。這次趁著穆斯林最神聖的齋戒月(譯名有拉瑪丹、賴買丹或來麥丹),濠記在澳門語言交流暨文化推廣協會帶領下,走進澳門唯一的清真寺,與本地穆斯林一起慶祝。

進入清真寺前,女生要先戴頭巾,以示尊重

一切從「禮節」開始

剛才談到,人們對伊斯蘭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女性要戴形形色色的頭巾。而進入清真寺,則是無論教外教內的人都需要遵守的規矩,同樣,男士也不可短褲入寺。來到在摩囉園,澳門唯一的清真寺,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接待我們的是來自內蒙古的丁教長。首先他以一句問候語作開頭:As-salamu alaykum。這就是阿拉伯語的「你好」,更確切的意思是「願平安臨於你」。

清真寺中間是一片大空地,後方是一座小棚。不少女士,全都戴著頭巾坐著,地面上有包裝好的食物。有些人心情興奮,在自拍留念。而在左方高出的地方,有幾個男士正圍在一起,有煙在中間升起。教長說:他們是在做抓飯。

為了避開人朝喧鬧,教長領我們到空地後面、近水塘的位置,告訴我們澳門伊斯蘭的歷史:在伊斯蘭教興起後不久,阿拉伯商人已經到達了廣州,並興建了清真寺,即廣州的光塔寺。當時他們可能有經過澳門一帶,並留下了「拱北」這個具阿拉伯風的地名。

澳門常居的穆斯林則可追溯至葡人東來的時期。當時保衛澳門的是來自印度的穆斯林,他們被稱為摩囉(os Mouros),而他們駐紮的地方也就是今日的摩囉園。但當年的摩囉園比如今的面積大,部份地方現在成為了學校、道路和住宅。他們部分人與本地人通婚,形成了本地的穆斯林社群,但他們後來大部分都遷居到香港,只有少數仍然在澳生活,且年事已高。教長解釋道:「他們都會帶有像穆薩(Musa,即《聖經》中的摩西或梅瑟)這樣的名字……很多人在澳門的社會環境中被主流同化了,尤其是受母親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抗戰時期,廣州的回民也曾經來澳避難,並在摩囉園內建屋居住。清真寺內仍然有房屋的遺址。到澳門回歸後經濟起飛,大量印尼女性來澳從事家庭傭工的工作,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男性則從事保安職務,構成了本澳穆斯林社群的主體。

至於穆斯林為什麼要齋戒?教長說:伊斯蘭信仰有五項「功課」(或稱支柱),首先要口頭承認「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然後是禮拜,齋戒,納天課(捐出部份財產),還有在條件適當下,一生人去一次麥加朝覲。教長告訴我們,齋戒可以讓富人感受貧窮人的飢渴之苦,同時由於是因真主的命令,作出超越人平常生活的行動,需要信仰的力量,對信仰也是一項考驗。

目前生活在澳門的穆斯林,多數來自印尼、印度和巴基斯坦
圖左方的男士們正在製作抓飯
來自內蒙古的丁教長(右)

餐桌和面孔

教長介紹完後,開齋的時間快到了。教長領我們到一座綠色房子的前面,兩張圓桌上擺滿了食物。教長還熱情地為我們倒上了玫瑰水。可是我們都不敢動手。直到一聲悠長陌生的喊聲,是時候了……

按照穆斯林自先知穆罕默德開始的習慣,開齋時首先會食用椰棗,然後是來自各地的美食:咖哩角來自印度,炸雞肉來自印尼,抓飯來自中亞,還有熟悉的春卷和煎韭菜餃子,來自中國……我們發現,食物大部份都是煎炸的。而在碗中盛著一種記不起名字的菜式,是乳酪泡著蔬菜,上面浮著一坨像馬鈴薯丸的,吃著感覺十分清爽。

是的,在這小小清真寺內,我們也能看到小小的世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印尼「姐姐」和印巴裔人士外,也有來自非洲的朋友。還有幾張熟悉的年輕面孔,原來他們是來澳門讀書的內地學生,有東北長春的,有西北蘭州的,也有南京的。

教長介紹,在中國,穆斯林的居住有一種「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徵。以北京的回民聚落為例,當時的人們普遍不喜歡西方,蓋其「歸西」之義,而且北京城西的菜市口,也是昔日斬首行刑的所在,地價也更為便宜。而回民祈禱的方向麥加,正是在西方,所以他們就把土地買下來,日後就發展成為以牛街清真寺為中心的社區。我們也提到西安的回民坊,有些人認為那裡如今已經商業化了,但教長強調,當地社區的凝聚力仍然是很強的。

席間我們有幸與一些穆斯林作更深入的交流,包括一對來自非洲和本地的穆斯林夫婦。還有一位名叫Aisha的女生,戴著頭巾,一雙大眼睛。她是本地出生(父親是東帝汶人,母親是巴基斯坦人),說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還在台灣修讀中文。除了宗教規律外,Aisha生活上與我們分別其實不大:「我家裡也會煲魚湯呢!」說到飲涼茶,剛才吃完一桌「熱氣嘢」的女生們都笑了起來。她也比較了在台灣和澳門的生活,她提到在台灣,在車站、景點,都會有供穆斯林禮拜的地方。雖然澳門人對穆斯林的態度也很友善,但在日常生活的細節方面,還是有進步空間的。

丁教長介紹清真寺的建築特色,中間的壁龕指向聖城麥加

清真寺解碼

用餐後,教長帶我們去清真寺核心——禮拜殿參觀。脫了鞋進去,地上鋪了綠色的地氈,內裡的陳設非常簡單,天花吊著燈,正前方的牆壁是一座接地的天藍的壁龕,右方是一座木製講台,左方是一台時鐘。教長解釋:「伊斯蘭相信的真主是無形無象的,所以清真寺也不會繪有有形的物。」而壁龕就是指明聖城麥加天房的方向。至於每個星期五,所有男性的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禮拜,而他作為教長(阿拉伯語稱伊馬目,波斯語稱阿訇)的角色,就是擔任領禱人並在場講道。

到了這裏,可能大家會問:這麼多不同種族的人他們做禮拜都用什麼語言?丁教長說,所有穆斯林的禮拜都是用阿拉伯語進行的,至於講道就會用英語。教長本身除了蒙古語、漢語和英語外,還會阿拉伯語、烏爾都語,又因工作關係會一些俄語。另外東非的通用語言斯瓦希里語有大量阿語借詞,又方便了教長與來自這些國家的教胞溝通。

只見教長爬上講台,取下了一棍木棍,說起了穆薩憑真主的能力把杖變蛇的事跡。然後教長說:在《古蘭經》裡,提到穆薩和爾薩(耶穌)的次數都比穆斯林最尊崇的先知穆罕默德多,是說明真主希望穆罕默德可以仿傚他的前導們。「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都有很多共通點,希望我們可以互相多認識交流。」

我們想問而未及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只是宵禮要開始了。大家依依不捨地與教長和眾穆斯林朋友道別。

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與穆斯林朋友慶祝齋戒月,濠記也齋月結束前的這時刻呼籲大家:如果大家身邊有朋友要守齋戒月,希望都可以給予他們一些支持。生活上小小的調整,把與他們聚餐的時間改到晚上,或者簡單的一句「Mubarak Ramadan」(齋月吉慶),都可以讓他們更有力量,順利通過信仰的考驗!

相關連結
同一城市,不一樣的社區——文化共融行

發表留言